2023年7月12日至8月13日,“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约380件(组)绘画作品和若干文献资料、图片、视频,通过“速写何为”“速写互镜”两大版块,展示速写创作的艺术价值,审视速写与生活的多维关系。这其中,既有全景式铺陈,也有聚焦型展示,以浙江美术馆馆藏速写精品为基础,借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叶浅予艺术馆、衍园美术馆、光达美术馆等场馆藏品和部分个人收藏,包括董希文、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丰子恺、陆抑非、李震坚、黄胄、吴冠中、赵延年、贺友直、黄永砅等人佳作。整体展线直观清晰,叙事内容布局合理,融学术研讨、田野调查、公共教育、全维宣发为一体,同时设置线上展厅,满足大众个性化展览叙事语境的创建。
这是一场从“速写”出发但不止于“速写”的艺术展。这次呈现不仅延展了这一独立艺术品类的时空维度,扩展了自二十世纪以来关于创作媒介与艺术意涵的视野讨论,美术馆的典藏视域也藉此映照出更为广阔的界面。作为生活和艺术的重要媒介,速写不仅是训练造型技巧和搜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当代艺术话语体系内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既为教学、创作等艺术时刻提供核心参照,也是记录生活和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这其中,情绪流淌的轨迹、情怀承载的辗转、修养积累的载物等,都刹那成形,绝无虚假。这份“艺术真实”确保了速写内核的扎实。在此基础上,其外延无限广阔:无关画种、材料、流派等,一切关乎瞬间情绪的艺术记录和表达皆可纳入,如满纸血泪的《祭侄文稿》、吴大羽舒展自如的抽象画作、大卫·霍克尼在iPad及iPhone上的恣意挥洒等。速写中蕴含的独立艺术语言是艺术家真实呈现生命过程的关键载体,也是大众感悟艺术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复杂生活进阶审美、传递高级美学精神的有力路径。
展览中,董希文的《女青年像》不特意强调“块面体积”的速写式素描,以松动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脸庞结实、目光炯炯,身着高领衣衫,扎着两条带蝴蝶结的粗黑大辫子,五十年代中国女青年形象。
展陈的介绍引述了熟悉董希文艺术手法的著名画家艾中信的话:
纸本木炭 38.2x29.5cm 约1950年 浙江美术馆藏
展览前言
PREFACE
速写,是从艺者初入艺门、掌握造型特征、捕捉灵感的重要手段,不仅为美术教学、创作等艺术时刻提供核心参照,也是记录生活和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与途径。速写,既具有独立艺术价值,在当下智数时代更被赋予重要启示意义,这主要体现于其对创作瞬间的再次强调和生活细节的敏锐关注。
AIGC时代,多模态快速高效的生成加速钝化我们的感知力和同理心,世界沉窠,个体沉寂。作为艺术灵感从 “意” 到 “实” 的关键转化通道,速写对瞬间情绪的艺术定格具备强烈的表现力和深邃的创造力,这份融汇了激烈视觉震慑和动人情绪流转的艺术时刻存续着物象与心灵的丰饶信息。
浙江美术馆藏有大量速写原作,多为现当代重要艺术家精品。它们不仅纵向呈现时间对比形成的审美差异,也横向展露因空间地域及个体迥异而引发的不同风潮。这些速写藏品,既是重要的学习资料和研究对象,梳理、展示其中的精品,更是期待唤起从艺者以及大众对当下生活的重新审视。
作为全国重点美术馆和浙江重要文化地标,浙江美术馆近年来紧扣 “有机美术馆” 顶层设计理念,将典藏融入创作、展览、研究、交流等业务,注重去市场化、去名家化、去数量化、去博物馆化、去单一化,高效实践着 “藏以致用” 的典藏理念,构建起特色鲜明、体系完善、效用优化、学术强化、文脉延续典藏模式。
“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 分为 “速写何为” “速写互镜” 两大版块,遴选浙江美术馆馆藏速写精品和相关作品,秉持田野调查的基本研究方法,并商借部分场馆重要佳作,合力携手,展示、研究速写的本体艺术价值,探讨、审视速写与创作生活的多维关系,以学术策展助力典藏资源高效活化,从更高文化视野实践美美与共。
浙江美术馆
2023年7月
第一版块
何为速写
以馆藏速写精品为基础,整合相关场馆重点藏品,以时间为经,画种为纬,分类有序地梳理、展示不同形态的速写佳作,从不同视角全面呈现馆藏实力,对比展示速写的艺术倾向和精神关照。
第二版块
速写互镜
选取重点艺术家案例,典型性聚焦,并比照田野调查积累的数据,进行对照式梳理和引导型展示,以此凸显速写与创作、生活复杂互镜下的紧密关联,强调速写在新时代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进一步体现美术馆典藏工作的核心时代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
为什么是速写
——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
主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
协办单位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叶浅予艺术馆、衍园美术馆、光达美术馆
时 间
2023年7月12日 - 8月13日
地 点
浙江美术馆 4、5、6号厅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